拜登签行政命令阻止对中高科技投资,北京批危及全球供应链安全

拜登签行政命令阻止对中高科技投资,北京批危及全球供应链安全

美国政府将要求本国公司披露其在中国人工智慧等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同时还直接禁止了某些投资。

这一备受瞩目的政策赋予了美国政府一项新权力——监别私人公司的对华交易。

美国方面称这项措施的目标范围很窄,不过它将进一步冷却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经济关系。

中国表示「非常失望」。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美国「不断升级对中国的打压和限制」。他补充说,白宫声称美国无意伤害中国经济或分化两国,但这与美国的行动不符。「我们敦促美方言行一致。」

中国商务部称此举「严重背离美方一贯提倡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决策,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并表示将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这一行政命令正式拉开了制定规则的序幕,以禁止美国公司投资来自「受关注国家」的企业,这些企业活跃在量子计算、先进半导体和人工智慧等领域。

政府还将要求美国公司向财政部通报对从事人工智慧和半导体技术的公司的投资情况。

这些规则预计将不适用於所谓的组合投资,即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被动投资於公司,而是侧重於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和其他公司的主动投资。

现在,这些规则将进入公开徵求意见阶段,预计将进一步明确哪些投资是禁区。预计这些规定将在几个月後才会生效。

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在向记者通报情况时说,这项措施是「国家安全行动,而不是经济行动」。他们说,美国仍然致力於开放投资。

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高级研究员萨拉.鲍尔.丹兹曼(Sarah Bauerle Danzman)说,公布的限制措施比此前讨论中一些人建议的范围更窄,但仍代表着政府监管「前所未有」地扩大。

「这绝对是一件大事,而且肯定与过去的政策大为不同。」丹兹曼称。

根据美中投资计划(US-China Investment project)2022 年的一份报告,对外投资管制在发达经济体中十分罕见,目前只有日本和韩国实行。

在美国,以前对中国贸易的限制主要针对美国公司销售敏感技术,以及筛选中国对美国公司的投资。川普政府还禁止投资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公司。

Photo Credit: Reuters / BBC News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在北京欢迎叶伦。

最新的这一措施在华盛顿得到了广泛支持,因为它被视为弥补了资金流动方面的监管漏洞,而这一漏洞有可能让美国的资金和技术流入中国,助长中国的军事野心。

美国一直在努力争取国际社会对投资限制措施的支持,目前已有成功的迹象。

英国首相苏纳克(Rishi Sunak)5月表示,政府将考虑限制对外投资;欧盟委员会在今年夏天早些时候提出了一项针对敏感技术投资的建议。

目前尚不清楚该命令会对投资流产生多大影响。

2022 年,中国是仅次於美国的第二大外商投资目的地,但许多报告显示,随着地缘政治关系的恶化,从美国和其他地方流入中国的资金急剧下降。

英国董事学会(Institute of Directors)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由於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五分之一的英国进口商已经将投资从中国转移。

根据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数据,去年美国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交易额降至约80亿美元,为近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也推出反制措施,包括限制用於制造电脑晶片的一些关键矿产的出口。

美国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曾於7月份访问中国,试图缓和紧张局势,她在上个月表示,即将实施的限制措施不会对中国的投资环境产生根本性影响。

但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国际研究教授鲍尔.丹兹曼(Bauerle Danzman)女士说,尽管美国努力使其限制措施更有针对性,但一些相关技术(其中许多也有消费用途)的性质界定不清,这意味着取缔措施有可能变得过於宽泛。

她警告说,这可能会提高企业成本,使美国与技术进步隔绝,从而最终损害美国的利益。

「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将取决於执行情况。」她说,美国政府必须非常小心,不能让这一做法不断扩大,而需要找到办法,在不挑战国家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程度的讯息交流,这样我们就不会被新技术带来的机遇所孤立。

本文经《BBC News 中文》授权转载,原文发表於此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