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大神预言了,AI 将成「周休三日」最大推手!2025 年十大云端趋势一文看懂

Google 大神预言了,AI 将成「周休三日」最大推手!2025 年十大云端趋势一文看懂

【TechOrange 编辑部导读】

自疫情爆发後,各公司企业都加速了数位转型脚步。未来两三年,又会出现哪些突破性革新,为企业带来更有效率的工作模式?Google Cloud 预测了 2023 至 2025 年十大云端应用开发趋势,带你快速掌握产业潮流与变化。

文 / Google Cloud 台湾技术副总 林书平

过去三年来,企业试图解决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快了数位转型的脚步。我们预期,未来两到三年间将出现更多突破性革新,这些改变的推力来自包容神经多样性的设计(neuro-inclusive design)、开放原始码管理,以及有助实现「周休三日」的 AI 扩展趋势。以下列出我们预测 2023 至 2025 年的十大云端应用开发趋势:

趋势一、AI 解决方案有助於推动「周休三日」制

在过去几年来,AI 技术与相关产品已被证实能可提升员工效率。以整合式机器学习平台 Vertex AI 为例,该平台透过自动处理例行工作,像是模型管理、监控与版本控制,协助资料科学家更快将机器学习模型导入实际工作环境中。

现在 Vertex AI 能以快 5 倍的速度,协助建立及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可让资料科学家省下时间来进行实验、减少自订程式码作业,并将更多机器学习模型导入实际工作环境。

而 Vertex AI Vision 现提供适用於打造电脑视觉应用程式的全代管开发环境,可大幅降低建构及部署相关应用程式所需的时间,过去要耗费数周的作业时间,现在只要几小时就能完成。而我们的其他 AI 工具也提供多样的协助,例如使用 Contact Center AI ,客服中心团队可同时处理的案件量增加了 28%。同样地,采用 Recommendations AI ,销售和电子商务团队的客户转换率提高 40% 。

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以更聪明的方式完成工作,而采用 AI 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便意味着「周休三日」的愿景很有可能成真。

》下载 TechOrange 2023 趋势观察报告《趋势二、透过机器学习获得可作为行动依据的即时资料

相较於单纯取得资料,如何即时「以数据驱动决策」更是关键。首先,企业必须要先能看见并信任资料;我们的 Dataplex 现在可以将企业所有的 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资料自动分类,并整并第三方来源的资料。此外,为了提供更可靠的资讯,Dataplex 的资料品质和资料历程(data lineage)功能均采用智慧技术和自动化作业,确保资料能产出可做为行动依据的准确洞察。

此外,Google 服务采用的串流分析服务 Dataflow 可让企业在使用这项服务时,能先从小处着手,再向上扩充处理即时事件,例如在应用程式需要时,提供某地的路况资讯。我们会在未来几个月推出其他功能,让更多企业能充分运用现有的资料,持续创造业务佳绩。预计 2025 年前,将有 90% 的资料能透过机器学习技术,即时转化为可做为行动依据的资讯。

趋势三、将有过半企业的应用程式是由非 IT 开发人员打造

随着技术民主化的发展,让「低程式码」或是「无程式码」技术被更多企业所熟识,预期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工作是由非 IT 部门的团队或人员负责。根据市调机构 Gartner 指出,至 2025 年,由企业所开发的新兴应用程式当中,将会有高达 70% 是采用「低程式码」或者是「无程式码」技术所打造。远高於 2020 年,仅有近 25% 应用程式采用该技术所开发。

这代表非 IT 技术背景的人员也可以建立符合需求的企业级应用程式,他们不必具备程式设计能力,就能自行打造应用程式和自动化工作流程。

开发人员仍须打造这些无需程式码的工具,并提供防护机制保护企业安全,但企业使用者可在没有开发人员的协助下完成更多事情。这一转变让企业的营运不再仅仰赖於特定 IT 专业人员,也让不同层级的人员都有参与开发的机会。

趋势四、永续发展将成为重要开发理念

为呼应全球净零趋势,台湾已通过《气候变迁因应法》持续推动「2050 净零排放」落实,并将正式启动碳费徵收机制。未来开发人员除了专注於如何以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打造出简单、快速且安全的服务外,如今永续发展也将成为一大考量。我们预期在 2025 年前,有 75% 的开发人员将会以永续发展视为主要开发原则。

现今许多 IT 部门主管均表示,希望能在永续发展方面多尽心力,但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也没有可以评估效益的方式。但该情况正逐步转变,Google Cloud Carbon Footprint 可协助企业评估相关情形、制作报表,并减少云端服务的碳排放量;企业也可以直接从 Cloud 控制台存取 Carbon Footprint 资讯主页,不须额外设定。

此外,永续发展团队可透过深入分析取得所需资料,汇报公司的碳排放量资讯。企业现在可以使用 Google 工具打造应用程式,并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云端区域中执行。上述工具目前免费开放使用,让众多开发人员能在企业中为永续发展做出贡献。

想知道 2023 年关於「云端」的最新趋势吗?
→ 立即下载《TechOrange 2023 趋势观察报告》

预测五、透过开放原始码管理提高可靠度

开放原始码具备的速度、灵活性,以及可扩充性,让开发人员高度仰赖开放原始码的使用。根据市调机构 Gartner 的软体结构分析市场指南(Market Guide for Software Composition Analysis)指出,几乎所有企业都会用到开放原始码软体,但这也成为企业受到骇客攻击的痛点之一。

这让企业开始重视开放原始码管理的重要性,除了可以维持原始码的公开性质外,更能提升软体可靠度。此外,开放原始码的「管理者」不仅能找出安全漏洞,并会协助修正。管理者会更新旧版依附元件,并追踪新版依附元件。

就开放原始码管理而言,依附元件会内建自动测试机制,且可能会提供回应型服务水准协议。这点在现今特别重要,因为目前有许多仰赖开放原始码运作的数位基础架构,而这些原始码是由社群以「保持原样」的方式维护。

这种情况会因开放原始码管理的普及而改变,例如 Google Cloud Software Delivery Shield 便是管理开放原始码的工具。这套全代管安全解决方案可从采用原始码到部署期间,全程保护企业软体供应链。我们会扫描、分析及模糊测试超过 250 个 Java 和 Python 套件,替企业找出安全漏洞并视需要更新。由於开放原始码管理可大幅提升安全性,我们预期在 2025 年前,所有企业开发人员都会采用这套做法。

趋势六、防护措施将走向自动化,并以程式码的形式管理

层出不穷的网路攻击,让现今的安全营运团队难以阻绝危害。根据全球资讯安全业者 Mandiant 调查,亚太区涉及勒索软体的侵入行为,从 2020 年的 12.5% 增加到 2021 年的 38%,显示亚太区企业面临越来越频繁的网路资安威胁。

为了在云端环境中大规模实施防护措施,我们运用程式码提升安全机制的敏捷性和应用规模。过程中将采用 API 优先的做法、Chronicle 和其他工具,包括我们最新的 Mandiant 网路安全产品组合。保密资讯的存取规则可依管理员活动记录等资料自动建立,因此不必手动设定并复制到不同的环境中。

同样地,你也可以建立应对手册,以自动化撷取、分析与回应等工作流程,让安全性分析师能以更接近开发人员的方式工作,省下时间以专注处理企业面临的重大威胁。预计 2025 年前,有 90% 的安全措施将采用自动化作业,并以程式码的形式管理。

预测七、包容神经多样性的设计可增加使用者采用率

无论是求学、工作或经营一段关系,各式各样的人皆以不同方式经历、解读及处理周遭世界的人事物,而包容神经多样性的设计(Neuro-inclusive design)兼顾不同人士的独特需求,因此能提升使用者采用率。设计互动式和视觉化功能时,应考量音效、震动或弹出式视窗会的呈现方式,这些项目都会刺激感官并令人分心。

我们的 Google Meet 的隐藏式辅助字幕便是包容神经多样性设计的良好范例,这项功能可让使用者透过视觉更准确地理解资讯,也能让说不同语言的与会者有效沟通。开发人员已在 Google 产品中融入包容神经多样性的设计,预期未来 2 年内可将使用者采用率提升至 5 倍。

趋势八、交易和分析工作负载的效率提升

就过去的资料架构而言,由於交易和分析工作负载所用的资料库不同,因此会从混合的工作负载中将两者区隔开来。交易资料库的最佳化重点在於加快读写速度,而分析资料库则是汇总大型资料集。以电子购物网站的个人化推荐内容来说,应用程式必须透过同一个资料集支援这两种工作负载,并避免效能降低。

我们现在提供这两种工作负载均适用的整合式平台,方便开发人员打造出资料导向的智慧型应用程式,BigQuery 适用的 Datastream 就是其中一例,这项服务可让开发人员轻松将资料从交易资料库即时复制到 BigQuery,如果再搭配其他类似工具,企业便能即时依据资料采取行动,而且不必建构基础架构或处理相关作业。随着这些工具的不断改善,企业在 2025 年结束前,就不需再分别处理交易和分析工作负载。

趋势九、自动处理云端基础架构的相关决策

Google 与 Intel 携手合作,共同设计及打造 Infrastructure Processing Unit (IPU) 等自订晶片,为资料密集型应用程式提供高效能和可扩充性。此外,在机器学习领域中,Tensor Processing Unit (TPU) 目前用於驱动全球最大、最快且最有效率的超级电脑。TPU 可让大规模训练工作负载的速度提升最高 80%,价格也比其他同类产品便宜至多 50%。

用於提供现今云端服务的这些 IPU 和 TPU,可让 Google 在未来数年内自动处理超过半数的云端基础架构决策。这些处理器支援遥测资料(telemetry data)和采用机器学习的分析功能,可依据个别工作负载的效能和可靠性,主动推荐最适合的基础架构。

我们可在企业指明工作负载後,立即根据他们的价格、效能和规模需求,迅速推荐、设定及提供最佳选项,成果优於任何手动配置的解决方案。2025 年底前,有超过半数的云端基础架构决策会根据企业的使用模式自动进行,考量硬体规格的云端思维即将成为过去。

趋势十、企业将可自由切换公有云服务供应商

企业将在近几年采用多云策略分散风险,并提前为云端迁移作业做好准备。

我们提供 Anthos 和相关工具,可让企业采用一致的设定在不同云端环境间轻松迁移,举例来说,企业可透过多云端管理层使用其他云端环境的运算和资料资源。不论是从资料库到应用程式,企业都能可在不同的公有云上执行工作负载,但透过类似的介面管理和相似的方式执行。

例如,Anthos 可协助企业管理跨数十个 Google Cloud 区域的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GKE) 丛集机群,同时也可管理其他云端环境、地端部署或位於边缘的丛集。这表示企业可享有 Google Cloud 工具带来的助益,像是可随时提供数据分析的 BigQuery、适用於分散资料的 Spanner、产生优质洞察的人工智慧与机器学习服务,以及专属的开发人员工具等。随着越来越多的多云工具上线,2025 年结束前,使用公有云的机构中,将有超过半数能自由切换主要的云端服务供应商。

面对国际市场快速发展的各项技术趋势,台湾企业应当采取什麽策略?

→ 立即下载《TechOrange 2023 趋势观察报告》

*本文讯息由 Google Cloud 提供,内文与标题经 TechOrange 修订後刊登。新闻稿/ 产品讯息提供,可寄至: [email protected],经编辑台审核并评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图片来源:unsplash

(责任编辑:游绒绒)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